看劇發“彈幕”也要講公德

看劇發“彈幕”也要講公德
看劇發彈幕必須講公德。在高雅文化娛樂場所發言要講究質量與效率,討論無關內容或只為刷存在感,不如去聊天群更過癮。對于不文明彈幕,視頻網站要盡到管理之責。
開啟彈幕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看劇時的一種習慣。最近大熱的幾部劇,彈幕也十分精彩有趣,甚至出現“彈幕比劇好看”的現象。不過,彈幕中也時常出現不文明的內容,影響其他網友看劇。日前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,對199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受訪者最排斥的彈幕是討論無關內容(49.7%)、刷存在感(43.7%)以及污言穢語(41.7%)。(11月8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
視頻網站的彈幕亂象的確該引起重視。隨著越來越流行,彈幕也表現出泥沙俱下、良莠不齊的特征。上述調查所反映的討論無關內容、刷存在感還不打緊,彈幕亂象主要表現在,成為情緒宣泄渠道,出現污言穢語等不文明內容。
彈幕亂象還會對看劇秩序造成干擾,影響觀劇體驗。看劇本是通過影像與觀眾之間的情感感染,達到精神享受、藝術熏陶的目的,尤其是嚴肅的文藝題材影視劇更需安靜細品。當彈幕像飛蚊一樣飛滿屏幕、遮擋畫面時,還能好好看劇嗎?雖然彈幕可以關閉,但有的觀眾就是想開啟彈幕,想通過適度的彈幕分析助自己理解劇情,看到的卻是無關內容,甚至是污言穢語與小廣告之類的信息,這就不是幫忙而是添亂了。
由此觀之,看劇發彈幕必須講公德。在高雅文化娛樂場所發言要講究質量與效率,討論無關內容或只為刷存在感,不如去聊天群更過癮;大肆抨擊演員演技、編導水平低劣也很不妥當,邊看劇邊發彈幕必然導致看劇過程碎片化,如此作出來的評價未必全面公正,不如事后寫篇理性的劇評以表達意見;一味吹捧自己的偶像,卻貶低、誹謗甚至侮辱其他明星及其粉絲,也很不友好;這些彈幕“垃圾”還會干擾影視劇的純凈。
對于不文明彈幕,視頻網站要盡到管理之責。去年10月1日施行的《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》要求,不論發帖、回復、留言哪怕是發彈幕、表情和標點符號,統統要求實名認證,然而時至今日一些視頻網站用QQ、微信就可登錄發彈幕,必須將實名認證落到實處;還要采用技術將臟話、誹謗、侮辱以及違法違規的彈幕過濾;對經常發不文明彈幕的用戶進行權限降級;同時限制彈幕格式,確保彈幕不影響畫面。
何勇海